四年前,跨性別基督徒Alice首次被家人發現她的女裝衣物,媽媽二話不說請來教會的傳道人為她「趕鬼」。在教會狹小的辦公室「趕鬼」的三小時裏,傳道人不斷要Alice禱告、認罪、悔改,每隔數月就要重複這個循環。一年間,她經歷了四、五次「趕鬼」,每一秒對她都是折磨:「我不想再談,很煎熬、很難捱。我有哭過,我只是想盡快離開。」對於一群不被主流教會接受的性小眾基督徒而言,這身分成了他們在堅持信仰路上的高牆。面對歧視、流言蜚語,有人離開,有人選擇隱諱,亦有人轉教會覓得出路。
記者|張凱元 編輯|蔡詠愉 攝影|張凱元 蔡詠愉
30多歲的跨性別女基督徒Alice從小就和哥哥、姊姊跟隨基督徒父母上教會,那是屬於較保守和嚴謹跟從聖經的基要派教會,除了恆常參與周日崇拜,他們亦會參與平日舉辦的祈禱會和團契等活動。Alice指教會周日崇拜有數百人參與,規模大,也較傳統。崇拜期間,男女要分開坐,教會亦在團契活動中,不時聲稱同性戀、跨性別都是「犯罪」,違反神創造人的旨意。
本為男兒身的Alice早在五歲時便發現自己的喜好跟女生相近,偷偷試穿姑姐的高跟鞋、換上姊姊的裙子都令她心生莫名的喜悅。為了融入同輩社交圈子及迎合教會觀念,中學時她壓抑自己,努力營造男性化的形象,總與男同學為伍,又刻意練成健碩身形。直至升上大學,她才面對真正的自己,暗地裏購入碎花裙和化妝品,趁家人不在家,偷偷打扮一番後拍照自娛。開始工作後,她四年前開始服用荷爾蒙藥,體態變得女性化,並以女性打扮示人。
在傳道人持續「趕鬼」及父母不斷灌輸跨性別是罪的概念下,Alice一度相信自己有罪,應他們要求放棄女裝打扮,但兩三個月後,她無法放下做女性的念頭,重新以女性面貌生活。雖然部分教友對她保持友善,但也有些從小就認識的教友忽然變臉做出排斥行為,令她難受:「有些人不願意跟我用膳,跟其他姊妹上洗手間的時候,她們也會說不想跟我在一起,又有人會說『為甚麼要當女生,糟蹋了人生』。」
每逢周日,身為教會幹事的媽媽在崇拜前已回到教堂打點事務,Alice卻刻意待崇拜開始後10至15分鐘才進場,默默坐在後排,希望避開教友目光和疑問:「要是一早坐在那裏,其他人就會問三問四。崇拜開始後我才到達,人們不會看過來,我覺得比較舒服。」
離開教會 信仰留在心中
教會內的歧視,Alice尚可不予理會,但家庭的羈絆她卻無法切斷。四年前得知Alice的性別認同後,父母多番與她正面衝突,要她改過。起初外出時父母總會先行出門,不願與她同時出現。花了近一年時間,父母終接納了她,但至今仍堅持在家稱她為「兒子」。
2017年尾,母親與其他教會幹事商議,認為Alice「不符合體統」,屬「刻意犯罪」,要求她離開教會。翌年,31歲的她完成性別重置手術後,團契組長把她從教友通訊群組移除,再私訊她撂下一句話:「請你離開。」Alice感到孤立無援,無奈下她再也沒參與該教會的活動,也再沒與教友聯繫。後來她轉到性小眾友善教會,卻自覺難以再與教友建立關係,便放棄參與。然而,離開教會並不代表信仰的結束,她至今仍沒有放棄基督徒身分,也維持每周禱告、靈修一至兩次的習慣:
我想信仰和教會不一定相同,教會歸教會,信仰歸信仰,信仰在心中。
隱瞞性取向 留守教會
擔心被排斥、被要求離開,部分性小眾選擇留在「櫃內」,繼續原有的信仰生活。20歲的男同志Jonathan(化名)自幼便跟基督徒媽媽參與教會活動,去年向媽媽坦白性取向後,媽媽用了幾個月接受他這個身分。考慮到自己和上教會多年的媽媽或遭其他教友非議,他選擇保守着喜歡同性這個秘密。
中三時,14歲的Jonathan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,並向班上一個男同學表白。碰巧當時教會的崇拜提到《利未記》的經文:「不可與男人苟合,像與女人一樣;這本是可憎惡的」,傳道人闡釋同性戀是一種罪惡,亦希望同志能「改正」。這令剛剛表白失敗的Jonathan倍感無助,身邊教友沒有出櫃的先例,因此他擔心公開的後果——被歧視、令媽媽難堪,都成了他的心結。
Jonathan曾跟一位友好的教友討論性小眾議題,教友的答案令他更是卻步:「教友說有這類朋友的話會覺得很困擾、不知如何面對,甚至有可能絕交,因為他覺得基督徒身分比較重要。」因此他選擇將同志身份一直隱瞞下去,換取在教會安然地生活。
留在教會,令Jonathan不時因性取向問題而感到困擾,但在這裏建立的關係,又令他希望留下。教友的關心和扶持,伴他走過許多軟弱時刻,就如他前年出國留學前感到彷徨不安之際,便是透過向教友傾訴,教友又為他代禱,獲得一點安慰。
延伸閱讀:性小眾導賞團│遊走中環LGBT景點 參觀地下桑拿看Drag queen變裝
轉會另覓信仰路 獨立教會倡平權
35歲的男同志Alan Hau在留下和離開之間,找到另一出口——轉會。四年前從美國回流香港,Alan加入了一所大型教會的英文分堂。向教友自我介紹的時候,他毫不忌諱,直言是為了當時在港的男朋友而回港,教友們亦未有對此顯得反感。但事隔兩周,該堂會的牧師邀請Alan「飲咖啡」,明言除了崇拜外,Alan不得參與團契、侍奉、分享聖餐等活動,聲稱這是在「保護」他:「他認為我的心智未成熟,會影響其他人,視我如病人一樣。」
Alan於24歲時因性取向不被父母理解而壓抑情感,陷入低潮,在大學師姐安慰和介紹下開始上教會尋求慰藉。其後他到美國進修,參與當地的同志友善教會(affirming church),當中提及「神愛世人」的概念並非因人而異。感受過美國教會的開放自由,回港後他無法接受那位牧師的歧視,憤然離開教會,在網上搜尋香港的性小眾友善教會,找到了「基恩之家」。
Alan憶述,他第一次到訪基恩之家上環舊址就收到一位教友寫有「愛」字的手繪字畫,也能自在地跟教友討論性取向。雖然沒有大教堂的華麗彩繪玻璃、古老長木椅,但這個只有一千多呎的會堂,容納了一班理念相同的教友,並為性小眾信徒創造了更大空間,令他決定留下。到訪基恩數月後,Alan首次見證香港的同志祝福禮,一對沒法在家鄉結合的菲律賓外傭女同志,在基恩牧師和一眾好友見證下,宣讀結婚誓詞並含淚相互擁抱,教他動容。其後,他更在這裏為一位因為性取向而被趕離家的埃及同志難民籌款,協助他申請到加拿大展開新生活。Alan認為教會對性小眾社群的支援難得,希望持續在這裏貢獻:「好珍惜這個地方讓我們性小眾有一個喘息的空間、分享的空間。」
神愛世人 包括性小眾
來自馬來西亞、40歲的基恩之家同志牧師彭偉業不希望他們僅被定義為性小眾教會:「我們的概念是歡迎所有人,因為神也愛所有人。我相信如果耶穌要建立一間教會,那肯定是歡迎所有人的教會。」在聖經詮釋上,彭牧師翻查以希臘文和希伯來文書寫的聖經原文,發現當中根本沒有反對同性戀的内容,只是經過後人翻譯才演變成不同版本,例如《哥林多前書》其中一章節意思應作「作孌童的不能承受神的國」,某些英文版本卻將「作孌童的」翻譯成「娘娘腔」(Effeminate)或「同性戀者」(Homosexuals),所以基恩之家等性小眾友善教會並不主張性小眾有罪的觀點。
基恩之家於1992年成立,目前有約80多名會眾,絕大部分教友是性小眾,只有少於半成是異性戀人士。彭牧師指不少教友因其性小眾身分在主流教會不被接納,轉往基恩之家。轉會最大困難在於心理:「跟出櫃差不多,算是一半出櫃。有些人需要鼓起勇氣,幾個月後才來,因為來了就等於要承認自己是同性戀。」
性小眾信徒除了不被教會、家人和社會所接納,他們很容易標籤自己,否定自我。彭牧師十多年前修讀神學院時,發現自己對男生產生感情,懷疑自己是否「變態」和「有問題」,神學院導師建議他跟女生談戀愛,又給他幾本「拗直治療」教學書,書中教他禁食、趕鬼、又用橡皮筋彈自己作行為治療:「(那時)我都想正常,我都想健康,於是很努力做這些事。」親身體驗到性小眾的難處,他在六年前來到基恩擔任牧師時,開設了輔導服務,教性小眾接納自己,又幫他們的親友梳理思緒。服務開始首兩年一度供不應求,輔導員及房間都不足,教友要輪候近一個月才能接受輔導。
荊棘滿途 性小眾走窄路
彭牧師指,香港的性小眾友善教會不多於10間,大多是只有十餘人的小型獨立教會。來港八年,他認為教會在這方面的改變不大,雖然部分教會聲稱接納性小眾,但主流仍然覺得性小眾有罪。十多年前他在美國接受了兩年同志牧師訓練,訓練着重了解不同性取向,強調使用包容性的語言,也令基恩稱呼上主為「天父母」而非「天父」。
同樣在美國參與過教會的Alan指,在同志運動推行逾50年的美國,教會普遍較願意接受性小眾,相反華人社會傳宗接代、男強女弱等文化包袱進一步加深了性小眾融入教會的難度。但他指,現在只是華人性小眾在教會爭取平權的開端:
華人(教會)LGBT文化現在才起步,所以我們沒有舊的一套思想、文化可以跟隨,我們做的任何事都是摸着石頭過河,我們在創造那個文化。
延伸閱讀:韓國同性戀歌手權道雲大膽認愛小5歲男友 曾因出櫃被欺凌到入院
【本文獲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實習刊物《大學線》授權轉載,原文:性小眾基督徒 彩虹下走十架路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