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看不見,現在看得見

文:Kooper/ShirleyL

日期:7/10/2018
講員:Jason Ho傳道
經文:馬可福音10:46-52

悔改與轉化

很感謝為今天講道設計海報的肢體,圖中蒙著人眼的,像是由頭髮編織出來的。是這人自己的頭髪,還是他人的,我們不知道。但這正指出,讓人失明/變盲的,可能是現代社會的文化和制度所造成。 基恩之家十月份主題是“悔改與轉化”,那麼,我們要如何悔改與轉化呢? 今天讓我們從跟從耶穌去旅行的角度去探討。

有學者認為,馬可福音可分為三大階段:

第一階段:加利利海 (可1:8-21)
第二階段:從加利利海走到耶路撒冷 (可8:22-10:52)
第三階段:耶路撒冷 (可11-16)

我們知道,當聖經採取「三文治手法」去敍事時,中間部份(即第二階段)為最重要。這個中間的部份,有兩個醫治瞎眼的事故(可8:22-26和今天的經文可10: 46-52)。如此來看,「使人看見」便是其中一個馬可福音的重點主題。

迎合今個月的主題「悔改與轉化」,我們必須看到才可悔改。那我們先要找的便是自己的盲點了。悔改Repent 不只指數算自己有什麼做得不好,而是看見盲點後轉向/歸回。這個也是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的意思:把被放逐的人帶回上主,走耶穌的道路。從馬可褔音我們看到,耶穌走的道路主要是加利利海 — 在那個時代,加利利一帶是權力核心以外的地方。他在那裏服待外邦人、稅吏、妓女、漁夫等無權無勢的小眾。然後他走向耶路撒冷,一個權力中心去挑戰權力,然後因此被頂死在十字架上。

我們可從馬可褔音10:46-52那在耶利哥的盲人巴底買,學習跟隨耶穌。其實在耶穌醫治他之前,他已跳起來走到耶穌跟前了。信心就是Faith,這信心不是單單的相信,而是有委身,有行動。當耶穌對盲人巴底買說:「你去吧!你的信救了你了。」巴底買立刻看見了,然後跟從耶穌走在那條通往耶路撒冷的路上。跟隨主是要行動上行出來,不單單是更頭腦上的相信。 這就成了因<看見了>而跟隨主的道,與主一同上路。

<看見了>什麼?

台風山竹把很多塑膠垃圾從海中吹上地面。當我看見時,我即時問自己,究竟我用了多少塑膠?我們又用了多少塑膠?事實上,我們一起用塑膠就是集體傷害了環境,是一個集體的罪。我小時候認為世上的問題太多,如果主早些回來打救我們就好了,我也什麼也不做了,只等待主再來。但這正是堅離地信仰!我們不應為社會不公而一起打拼嗎?

信仰事奉上,大家會否也有因完美主義而造成的盲點?以下是我自己的經驗:

  1. 以為要先裝備好自己才可開始事奉,如要讀完成本聖經或完成神學課程才可事奉;
  2. 總覺得自己下次還可做得更好,以至我每次事奉後只會著重當中的缺失部分,不會記著那次事奉經驗;
  3. 以「其他人會比自己做得好些」這個借口,推掉事奉機會,結果令自己從不開始事奉。

其實每個人都是在犯錯中成長,在事奉上亦是相同道理。這個找盲點,跟從主道,應該是一個過程。從馬可褔音8:22-26中的醫治瞎子故事中,我們看到耶穌在伯賽大醫治瞎子的事件顯示耶穌也不是「一次攪掂」的:他先「牽著盲人的手,帶他到村子外面去,先吐口水在他的眼睛上,然後按手在他身上」,但盲人只見到人像一棵棵樹。耶穌然後再把手放在他眼上,這次他才看得清楚。我們跟從主耶穌的,也不一定一時便看得見,這更可能是一個過程,一個摸索階段,之後才得看見。

主的呼召

我們的信仰若是要成為落地的信仰,我們必須要邊學邊做。教會有很多事奉的機會,如小組活動、帶領、義工等。而當我們走在這條路上時,亦要尋找同伴同行, “一齊”參與去做,不要一個人去做。這樣,我們便能回轉/歸回“主的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