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活後的生命更重要

日期:2019-04-21 復活主日

講題:復活後的生命更重要!

講員:Rev Joe Pang

經文:馬太福音28:1-20

講道摘要:塵埃

 

今天是復活主日,也就是聖週期的最後一天。在過去的星期五,我們紀念了耶穌的死亡,而在今天,我們慶祝耶穌的復活。在慶祝復活之前,我們要先擁抱死亡。當我跟別人說“復活節快樂”的時候,有些人會覺得我是在詛咒他們,因為他們還沒有死亡,又怎麼會復活呢?我們作為基督徒,在相信耶穌或者受浸的那一刻已經死亡了。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慶祝復活節的,有些人覺得自己沒有復活的需要,也就是沒有需要死亡的部份。現今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講述復活節的高潮和耶穌的復活,然而復活後的生命更為重要。

復活後的耶穌是怎樣的呢?

第一,復活後的耶穌是超越一切的、無處不在的。經文記載耶穌復活後穿牆過壁,這是祂在生時沒有的行為,證明耶穌的靈魂復活了,超越了空間。祂也超越了時間,一時在加利利顯現,一時在其他地方出現。而正因祂從死裡復活,祂也是超越死亡的主。

 

第二,當門徒有煩惱時,祂會顯現。當兩個門徒對於“耶穌會否復活?”這個問題煩惱的時候,耶穌陪伴他們,一齊談論神學和傾訴心事。

 

第三,當人們因放不下某些事而不安時,耶穌會安慰他們。從經文可見,在婦女們為了耶穌屍身的失蹤而不安時,耶穌顯現在她們面前,安慰她們。

 

第四,耶穌會安撫人們懷疑的心。多馬並不相信耶穌真的復活了,耶穌對門徒說“願你平安”時,他卻要看耶穌手上的釘痕,耶穌就出現安慰他。

 

這個復活後的耶穌不正是我們正在經歷的耶穌嗎?耶穌復活升天後,祂依然會在人前顯現。從使徒行傳9:5中,我們可以看到耶穌透過異象顯現在掃羅面前。時至今日,耶穌依然在很多人的心中顯現,因此人們會相信祂。此外,耶穌在復活後呼召彼得建立教會,重新建立彼得與其他門徒的關係。當時彼得因不認主而內疚,不願放過自己。現在,教會中也有一些完美主義者,在事情不完美的時候就責怪別人和自我責備,但耶穌會安慰和呼召這些人。由此可見,復活後的耶穌是超越一切的,祂會安慰人們,也會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。

 

那復活後的我們又是怎樣的呢?耶穌在馬太福音28:19吩咐門徒:“所以你們要去、使萬民作我的門徒、奉父子聖靈的名、給他們施洗”。復活後的我們應該傳福音,然而,如果我們沒有經歷過復活,又怎樣傳福音呢?馬太福音28:8提到,婦女們得知耶穌復活後,“又害怕、又大大的驚喜”。經歷了復活的你,心情應該會有所轉變。在聖誕節、受難日、復活節這些節日,你有沒有紀念呢?心情有否轉變?還是和以前一樣?復活後的我們,生命應該有所不同,也應不再像傳統華人社會那樣忌諱死亡,因為我們知道耶穌是超越死亡的。我們也會在教會經歷更新,這些更新正是我們復活的地方。

 

耶穌因為政治原因而死亡,但祂的復活傳遞了兩個訊息和真理。第一,耶穌活著。人們以為耶穌死後,組織會瓦解。然而,彼得在眾人面前宣告耶穌活著,重新聚集信眾。第二,耶穌是主。祂是生命和宇宙的主,掌握主權,如馬太福音28:18耶穌所說“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、都賜給我了”。人會跌倒犯錯,因此我們應該專注於上帝,不要因人的離去而離開上帝。因為神是主,並非人是主。

 

耶穌活著是靈魂的復活,而非肉體的復活,因祂會做一些在生時不會做的事,穿牆過壁。在祂復活後,眾人不認得耶穌,這可能是因為耶穌的樣子並不重要,因為我們每一個都可以是耶穌。別人如何得知你是基督徒呢?是看你的心。因此那些神學家和歷史學家關於耶穌復活的說法並不重要,我們也不需要別人去告訴我們耶穌有沒有復活,因為我們可以自己去經歷耶穌的復活。只是頭腦上相信耶穌會使你靈枯,因此我們要祈禱,尋求經歷神的真實。

 

復活是一個過程,並非終點。我會形容這是一個盼望之路、死亡之路、重生之路。很多事物需要死亡,才可以復活。你沒有事情需要放下?有沒有部份需要死亡?放下是屬世生命的死亡,而只有死亡和放下才能經歷轉化和重生。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地方需要死去,覺得自己沒有地方需要改變,那其實就是驕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