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拗直——無法掩蓋的粉色]同志基督徒應如何自處?基恩之家實習傳道人擁抱多元神學:信仰不是用來排斥、控制別人,而是讓我們有愛和公義,在空間裏共同生活

四月中的某個周末,來到位於深水埗南昌街某棟舊樓的基恩之家參加主日崇拜。是日講題為「我沒有『罪』,但也不『聖潔』。」實習傳道人鄭子康(阿康)甫開口,劈頭就問:「我哋有咩罪?」座位中有人喊出一句:「同性戀!」笑聲頓時在千多呎的禮堂內迴盪。

Read more

[拗直——無法掩蓋的粉色 ]「拗直治療」現況如何?記者「放蛇」親歷性傾向試改輔導 與前義工、前求助者對話

新造的人協會屢遭同志組織及已停用該協會提供之服務人士指控,認為其輔導手法為「拗直」性小眾。此專題的受訪者張煦峰(Alvin)為「拗直治療」過來人,指控協會輔導令他承受巨大精神困擾,他因此出現持續多年的抑鬱、焦慮症狀;去年,他被診斷患上複雜性創傷後遺症。二○一六年曾有傳媒以放蛇形式,揭發當時負責帶領小組的羅文麒牧師將同性戀定性為「罪」,並多次批評同性戀者。惟協會創辦人、精神科醫生康貴華一直否認相關指控。

Read more

[拗直——無法掩蓋的粉色 過來人曾自覺「拗直」]是唯一出路 現洞悉手法荒謬 自主追尋信仰真理:基督徒要行公義、好憐憫,這些是要做出來的,你講接納、大愛、包容,你卻偏偏沒有

Thomas(化名)不欲以真名和真面目示人,告別「拗直」的歲月兩年多,如今再談箇中滋味,言談之間甚至帶點詼諧。他自創「負離子療程」一詞來形容「拗直治療」,「即是暗喻電直,幽默啲吖嘛,有機會電唔成㗎嘛,而且你電直了,也有機會攣返。」

Read more

[拗直——無法掩蓋的粉色 「拗直」]過來人張煦峰背負創傷十八載 去年確診複雜性創傷後遺症 矢志投入性小眾輔導伴同路人同行:希望不會有下一個受害者出現

張煦峰(Alvin)的經歷,說來話長。距離他接受「拗直治療」迄今,已有十八年。二○○五年,他在具有基督教背景、並以性小眾羣體和其家人為服務對象的「新造的人協會」經歷為期一年的「拗直治療」。即使治療停止,過程帶來的創傷仍如影隨形,一直折磨着他。「這十八年就好像鑽進了一個黑洞裏面,這個黑洞裏面的時空是扭曲,和外面的很不同,外面的人看到我又不知道怎樣幫我,我亦不知道怎樣出來」。

Read more

‘They said they could make me straight’: Hongkonger recalls ‘brainwashing’ by group with gov’t funding from ‘equality’ scheme

自2017年以來,政府促進性少數群體權益的補貼計劃中,近10%的資金流向了被指責為鼓勵性取向改變的組織,這種做法在全球範圍內被譴責為危險和創傷性的。

BMCC致力於終結在香港和亞洲的轉化療法和坊間尋求改變性傾向的服務。許多倖存者在我們的群體中找到了安慰和重生。

Read more

同志驕傲月-教會結緣gay-couple勇敢談-愛-想推進就要搞婚禮

走入侯詠釗(Alan)和鄭子康(阿康)位於舊式洋樓頂層的家,天台上微風吹走悶熱,他們閒時又會種菜,住的不是甚麼豪宅卻很舒適;單位內Alan的工作枱旁是阿康的電子琴,牆上還有全港唯一一家同志教會「基恩之家」的彩虹旗。Alan是保險公司的技術項目管理主管、基恩之家的執事;阿康則是一名舞台和教育工作者、基恩之家的實習傳道人,二人背景迥異,走在一起卻沒違和。

Read more

[HK01]性小眾基督徒教會內被歧視 彩虹下堅持信仰遇高牆盼爭取平權

來自馬來西亞、40歲的基恩之家同志牧師彭偉業不希望他們僅被定義為性小眾教會:「我們的概念是歡迎所有人,因為神也愛所有人。我相信如果耶穌要建立一間教會,那肯定是歡迎所有人的教會。」在聖經詮釋上,彭牧師翻查以希臘文和希伯來文書寫的聖經原文,發現當中根本沒有反對同性戀的内容,只是經過後人翻譯才演變成不同版本,例如《哥林多前書》其中一章節意思應作「作孌童的不能承受神的國」,某些英文版本卻將「作孌童的」翻譯成「娘娘腔」(Effeminate)或「同性戀者」(Homosexuals),所以基恩之家等性小眾友善教會並不主張性小眾有罪的觀點。

Read more

[立場新聞]曾親歷拗直治療 被主流教會斥異端 出櫃牧師:只盼香港教會接納同志

「睇到男人,就拎橡筋帶彈一彈自己手腕……將痛楚同你睇到男人有反應扣連,咁你就唔敢有反應,因為一諗到就痛。」彭偉業(Joe)是香港唯一公開出櫃的男同志牧師,談起昔日嘗試「拗直」自己的經歷,似乎仍心有餘悸。他本身是馬來西亞華僑,在大馬讀神學時,老師曾著他嘗試「拗直」。手腕被橡筋彈足足一星期,他的性傾向卻絲毫沒改變。他曾患抑鬱,甚至想過自殺。他在大馬成立同志友善的教會,卻被主流教會列入黑名單,被謾罵恐嚇,甚至被批評是異端、為撒旦工作。但他仍然相信,同志身分與宗教可以共存,轉輾來到香港後,決心以牧師身份連結同志與教會,但願有天可以看見所有香港教會均對同志友善。

Read more